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三看书 > 历史军事 > 汉祚高门 > 0567 庾氏有喜
八三看书 www.83ks.net,最快更新汉祚高门!

冬至日已经过去了十多天,沈家的喧闹却没有丝毫要停息的意思,每一天府前都是宾客盈门,车水马龙。

当然在众多礼贺声中,沈哲子也听到不少或善意的规劝、或恶意的讽议,都在说沈家如今盛极荣极,恐难持久。毕竟沈家吴中门户得享中兴未有之尊崇,上一个接近如此程度的门户义兴周氏还是沈家亲自掘的墓,骨头都已经快烂了。

按照这个趋势,似乎沈家距离大衰也不远了。

对于此一类的言论,如果是善意的,沈哲子那就虚心受教,如果是恶意的,那就干脆懒于回应。归根到底还是一句话,他家与义兴周氏所面对的局面不同,立身之本也并不相同。

义兴周氏,纯以武事得显,而沈家虽然也有武宗之名,但却并不独仰于此。如今的沈家,是南北沟通的一个纽带和桥梁,甚至可以说是南北交融的一个平台。如果再把沈家毁了,且不说朝廷还能不能够获得南人的承认,哪怕在江东立足都将变得没有可能。

沈哲子虽然最终目的是北伐,但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从始至终都没有忽略乡人们的利益诉求。沈家在时局中获取到什么样的地位,并不仅仅只是一家之荣辱,甚至可以看作整个吴人群体在时局中被正视的程度。

亢龙有悔并不可怕,盛极必衰或许有其道理,但在沈哲子看来,眼下这种程度,远远还未达到盛极的程度。如果他家就此停滞不前,自然往后都是一路下坡,正如时局中被掀得连滚带爬的琅琊王氏,并不是时局缺少对其尊重,而是其存在本身便是限制时局向前展的枷锁。

进了腊月之后,事情便更多起来。先是乡里来人,这一次来的除了他三叔沈宏,就连沈哲子的母亲魏氏也来了,尚有乡里许多亲老。除了乡下土财主见见世面以外,也是要把沈云的婚事提上日程来。

沈哲子带领公主并一众家人,亲自出城百里之外,将母亲接来。母子久别,难免生疏,魏氏见到沈哲子,还未张口,已是泪水涟涟,又哭又笑。

对于亲家母的到来,皇太后也表现出极大的重视,派琅琊王亲自到公主府邀请魏氏入苑相见。魏氏乃是豪宗大妇,本身也算见过世面,但眼界不过局限于吴兴、会稽之间,对于入苑去见皇太后,心内不乏忐忑,临行前一夜,甚至拉着兴男公主谈了一夜。

到了第二天,沈哲子亲自送母亲入苑,听到车里母亲和公主俱是哈欠连连,真担心稍后见面母亲会忍不住困打瞌睡。

不过沈哲子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皇太后和魏氏见面礼见寒暄一番后,很快就找到了共同的话题,那就是天师道。魏氏虽然不及皇太后那么知书明礼,但是讲到天师道的内容,皇太后那是拍马都比不上魏氏的造诣深厚。

如今的沈家,绝对是吴中天师道的第一号恩主,甚至就连家中有什么寻常斋醮法事,出动的都是师君一级的人物。

以往沈哲子与母亲本就聚少离多,加上魏氏也知儿子对此并不感兴趣,所以也不愿多谈浪费难得的亲子时间。如今总算遇到一个知音,而且还是身份尊崇的皇太后,谈兴自是勃然。

沈哲子侍立一旁,只当闲话来听,听一听天师道内部的人事纠纷八卦。而席中的兴男公主,早已经抱着他的腿酣然入睡。

以往沈哲子对天师道的认识并不多,只是知道那些道士们卖的将军箓实在贵。现在听母亲讲起许多事情,才听出来如今的天师道内部,一如混乱的时局,也是各家杂说,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道统。单单在这江东之地,开坛授箓的师君便有七八人。

先是自北南渡的人物,有张姓师君、卢姓师君,自诩为上承三张的正统,但是在江东影响力却不大。

而在江东,影响力最大的自然是二葛,但是葛洪这个人在天师道内部更类似于理论导师,本身并不开坛授箓,也没有太多徒子徒孙,这一脉最显重的乃是郑姓师君,丹阳人。

但是在吴兴、会稽两地,影响力最大的却是陆师君,授箓弟子最多,吴中人家多从于此,包括沈家在内。就连皇太后,因其父早年官任会稽,学的也是陆师君一脉。

听着母亲讲述越多,沈哲子也渐渐对上了自己所记忆的有关天师道的内容。这个陆师君一脉,大概就是后世南天师道的源头,不只有杜子恭、孙恩等造反家,而且还出现了陆修静这样的集大成者,让天师道传承变得更加规范,与同时期的寇谦之并称南北两大天师。

比较让沈哲子感到意外的时,那个曾经参与过毒害先帝、至今还被监押在他家的名叫严穆的老骗子,居然也是天师道北宗的一名授箓师君,而且名气还不小。得悉这一点后,沈哲子心里便隐有冒犯了神仙人物的禁忌快感。

皇太后在都中虽然也常有接见各家命妇的机会,但像魏氏这种敬奉天师道的大宗师人物,实在是不多见。一番倾谈下来,大有相见恨晚之势,如果不是沈哲子固辞,甚至要将这个亲家母留下来彻夜详谈。

眼看着自家母亲执迷不悟、认认真真将本就长歪了的皇太后教导的越来越歪,沈哲子也不得不感慨,宗教之类,如果不是全无活路、又或闲得蛋疼,真的研究不来。他脑子也算转得快,可是听母亲如数家珍一般介绍各类符箓名号,没过多少会儿,自己就先糊涂了。

难怪孔夫子要说存而不论,劳心伤神,论不明白啊!

沈哲子母亲抵都,这给了各家命妇登门拜访的理由。沈哲子实在没眼看母亲与那些命妇们探讨她的天师道理论,都是远远避在一边。不过很快他也有事要做,要帮庾曼之前往广陵去迎亲。

如今距离庾亮之死已经过了小两年,礼制上来说,庾曼之成亲也没什么,毕竟只是从子。但从情理上而言,如果能再等一年自然最好。

庾家和郗家,这一场丑陋的政治联姻,之所以这么着急,当然与爱情无关,也不是庾曼之有什么迫切要满足的生理需求。事实上在这件事当中,他本人的需求和想法微乎其微。原因很简单,庾怿和郗鉴彼此都需要缔结一个更亲密的联系,从而进行下一步的配合。

陶侃用兵襄阳,获得了台中的诏令认可,这对于边镇而言等于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台中的政令基调已经产生了变化,由保守转为激进。这对于位置较之陶侃还要不稳固的郗鉴而言,不啻于补了一口大血。边地有事,边将才能得到看重,这是亘古不易的真理。

早先台中将刘超安排在京口,用来震慑郗鉴,如今把刘超撤回去,看似是放权,但何尝不是一种放任不管?又或者干脆打算另择人选取而代之!

所以,郗鉴是迫切想要用事,通过军事行动来进行自固,道理上和陶侃是有所相通的。

而庾怿那里,对事功的渴求尤甚于东西两镇,一旦边地俱起,根本没有理由、也没有可能旁观不动。

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庾曼之这个傻小子就要开始准备洞房了。

过去这两年,庾家可谓饱经磨砺,苦难诸多,喜事却少。庾怿因为要坐镇历阳,整军备战,是不能轻易离镇,庾条这里则跟台中请了长假,准备回到晋陵乡里大肆举办一场婚宴,也算是冲冲喜,一扫早先的倾颓。

沈哲子当年结婚的时候,庾家帮衬很大,而如今与庾家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这一次自然要投桃报李。所以也是代为筹划,准备了很多,予以回报。

士族成婚,先自然是人面上要摆开声势。早年沈家混得可怜,诸多迎亲傧相还是庾家兄弟帮忙张罗起来,可是现在请帖撒下去,那真是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短短两三天时间里,都中近半世家子弟,足足几百人,便都聚集在沈园,日夜商讨行程以及仪仗问题。

有一点不同的是,早年在沈哲子傧相队伍里充当头面的江夏公卫崇今次却不能参加,以往是平辈论交,可是现在隐隐有要成长辈的趋势,自然不能再跟年轻人们混在一起。但也不是没有表示,派家中两个儿子来给人端茶递水。望着一个八岁、一个六岁的小屁孩在沈园里出出入入,沈哲子都感觉这个做老子的真是作孽!

腊月初八这一天,都南民众们看到一桩异景:足足数百名都内世家子弟,各个白衣胜雪,左肩都插一枝盛开的梅花,骑着马列队迤逦出都。

沈哲子位于队伍靠前的位置,低头躲避着那些围观者的目光,对这群二货奇葩审美观不该抱有什么希望,果然还是让人尴尬的无地自容。在其身畔的新晋都亭侯沈云倒是自我感觉良好,挺胸凹腹,一副志得意满状。

不过转头看到沈哲子左颈有一块瘀红斑痕,沈云不免好奇,凑上来指着那里问道:“阿兄,你怎么被人伤到这里?”

“滚蛋!”

沈哲子不动声色的整一下袍服,继而横望沈云一眼,愣头青就是愣头青,别人看见也不说,就这家伙嘴欠。

闺房之乐,诚然不足为外人道。但问题是沈哲子所感受到乐趣不多,困扰却不少。原本兴男公主也是打算随行来凑热闹,结果被他母亲魏氏一记窝心锤必杀击中:“二郎房内又有信来,偏你家帷内尚无所出,还有闲心去管旁人添新迎娶!”

于是从那以后,兴男公主便陷入了某种癫狂里。沈哲子每每被逼迫到剑及履及的临界境地,但看到那稚气尚存的一张俏脸,还是咬紧牙关、横下心来打算再等两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