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三看书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二十二章 圈子
八三看书 www.83ks.net,最快更新华娱之黄金年代!

“来嘞!两位的爆肚,慢用您呢!”

80年代的京城,虽然是首都,可是论发达程度,和一些沿海城市相比,都略有不如。

易青就是请客,都不好找太大的地方,最后还是冯晓刚做主,俩人钻胡同找了一家狗食馆。

这种小店面装修不考究,卫生条件一般,可东西绝对好吃,而且量给的非常足,北方叫狗食馆,到了四川叫苍蝇馆子。

门口那紫檀木的招牌上就两个大金字一一爆肚。

格外任性。

两到盘子爆肚,拌着秘制小料,香菜,辣椒油,看着就让人觉得饿,本来易青下午还要回剧组招待所,不打算喝酒,可是难道遇见冯晓刚,不喝两杯总觉得缺点什么。

中国人攀交情,酒是最好的媒介,往往并不熟悉的两个人往酒桌上一坐,两杯酒下去,就可以呼兄唤弟了。

兄得,你就是我亲兄得!

易青酒量不错,基本上两斤的量,冯晓刚一般,不过这人好喝酒,尤其是今天遇见事,心里郁闷,特想找个人唠唠。

“啊~~~~”冯晓刚一口酒闷下去,呛得直扒拉胸口,好半晌才缓过来,“真tm过瘾!”

易青也陪着喝了,又给俩人都满上。

冯晓刚塞了一筷子爆肚进嘴,他也是有日子没见荤腥了,在《四世同堂》剧组,那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

剧组资金不宽裕,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每天就是土豆白菜的对付,整个剧组上下一视同仁,连演男一号祁大爷的老艺术家邵桦都一样,冯晓刚憋了满腹的牢骚,也没法说什么。

一大盘子爆肚,冯晓刚没一会儿就干进去大半,抬头看了易青一眼,有点不好意思,自嘲的笑了一下:“我是真的有日子没瞧见这么好的粮食了!”

易青也笑了,他在红楼剧组的日子不一定比冯晓刚好多少,招呼着店老板:“老板!再来一盘子,还有我们刚才要的凉菜也快点上。”

“好嘞!您呢!”老板在厨房里答应了一声。

看冯晓刚吃的那么香,易青也是食指大动,抄起筷子对付他面前那一盘子。

真tm香!

填饱了肚子,俩人这才有了聊性,冯晓刚和易青虽然是初次见面,尽管易青刚开始和冯晓刚套近乎是带着目的性的,可这会子是真觉得眼前这位对他的脾气。

冯晓刚更是如此,以前上学,当兵,在城建公司上班,倒是还不觉得怎么样,可自打一门心思的想要往文化圈里混,他觉得这日子过得是越来越憋屈。

圈子里那些个真正的大拿没人瞧得上他,尽管他伏低做小装孙子,可他巴结的那些人,始终都和他隔了一层,贴不上心。

好不容易混进了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可真进来了才知道,这个圈子里更tm乱套,资历、地域,宗宗样样都像是卡着他的脖子一样,让他没一天是舒心的。

有心辞职不干了,可是又舍不得,冯晓刚也只能让自己就这么憋屈下去。

易青耐心的听着冯晓刚发牢骚,说他工作上不顺心,还有哪些瞧不起他的人让他有多窝火,时不时的附和两句。

关于冯晓刚的那些事,易青差不多都知道,工人家庭出身,毕业后当过兵,还是部队里的文艺骨干,退伍之后被分配到城建公司,如果冯晓刚的人生到这里按部就班走下去的话,基本上和易青前世一样,忙忙碌碌,平平淡淡。

可这人天生爱折腾,好日子不会学着享受,非要折腾出点动静来,稳定的工作不要了,费尽心思的进了京城电视艺术中心。

听着好像调动工作很容易,可动这么一步,也是冯晓刚装孙子装来的。

后来人们都知道冯晓刚是京圈混出来的,跟着京圈的那些大佬王硕等人都很熟,持这种说法的,基本上都是在给冯导脸上贴金,事实上,从始至终,冯晓刚在王硕等人跟前,最多也就是一碎催的命,说白了,人家压根儿就没瞧上他,哪怕他后来大红大紫,撑起了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也还是一样。

也许会有人觉得冯晓刚根本就没必要拿着自己的热脸蛋.子去贴王硕等人的冷屁股,本身就有才,还怕没有出头的机会。

这么想的人真的是太天真了。

中国社会讲究的就是人情关系,一个人就是再怎么牛逼,想要单打独斗闯出一片天,那不是难,而是很难,所以中国人无论做什么,都习惯性的结成一个个代表着利益共同体的圈子,说白了,就是大家伙抱团取暖。

文艺圈更是如此,简单来说,按照地域不同,就可以分成京圈,西北圈,东北圈,香江圈和宝岛圈。

京圈,最早是由一批部队大院的文化人士立起来的,他们也被叫做大院子弟。大院子弟就是指建国后在京城机关大院长大的干部子弟,有军政文工团或者八一制片厂大院等部队文艺机构背景,以50、60后为生力军,部分40后做补充。

中国摇滚最早就出自大院子弟林某,他在60末、70初接触了大量先锋音乐,并组建了乐队,在家中、军队里举办小型的摇滚派对,好事者还考据出他能听到的专辑,当时大部分人都还忙着赚饭钱,穿个喇叭裤都能当流氓抓起来的年代,邓莉君的音乐都还是靡靡之音,有途径接触外国文艺,可以不赚钱专心搞爱好,搞摇滚的,可想而知其身份。

最着名的大院子弟有马位都、王硕、姜纹、郑小龙、崔建、叶景、叶大英,以及后期加入的张原、徐静磊、大小王兄弟,甚至还有从2005年就北上极力向京圈靠拢的陈可鑫,京圈不只是一个圈子,它是很多个人脉圈子汇在一起的大圈,基本大多数知名的演员导演都住在京城,在京城居住的导演、演员、编剧基本占到了全国总数的八成,所以这个圈子的机遇也就格外得多。

京圈向外扩展的很慢,进去也很不容易,例如现在跟易青坐在一块的冯晓刚,他最多也就算半个大院子弟,在他还没有成名的时候,千方百计讨好王硕,像追求梦中姑娘那么死缠烂打,后来终于梦想成真,见到真佛取得真经了。

进入京圈的顺序很重要,按资排辈的情况明显,比如后来唱歌唱红了的陈雨凡,他也是军区大院长大的,他演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就是改编自王硕的小说《玩的就是心跳》,里面的冯裤子原型是冯晓刚,陈雨凡的角色叫许逊,很出名,王硕好几本有名的书里都有他。陈雨凡圈内混的也不错,不过王硕这样前辈是不会和他玩在一起的。

当然不是说不进入这个圈子就混不下去了,很多人和这圈子没关系,也照样风生水起,只要是能抱上了京圈的大腿,那就不缺电影资源和大导青睐了,因为他们特别喜欢互相介绍提面儿,用熟人熟脸,京圈也不仅仅是面上这几个经常能看见的人,也不仅仅限于内地娱乐圈资源,港台的资源和欧美的一些合拍片资源也都会融在里面。

由此可见京圈是何等牛逼,在西北圈没有崛起之前,京圈在国内文艺圈,基本上就处在垄断地位。

冯晓刚想要混文艺圈,按照地理位置,京圈自然是他的最佳选择,为了成功打入这个圈子,这两年他可没少受憋屈。

两杯酒下肚,冯晓刚有点高了,早就忘了剧组那边的事,拉着易青说个没完,都好长时间没说的这么痛快了,他对易青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青子!刚才在院里,听你说什么来着?哦!对了!你卖了一剧本给我们单位对吧?”

“没事瞎写的,高陵老师觉得不错,就跟李主任推荐了一把,没想到这事还就成了!”

易青可真不是成心打击冯晓刚,再说了这货被京圈的几位大佬打击了这么长时间,心理素质也早该锻炼出来了。

冯晓刚听了,要说心里没有一点不自在,那肯定是骗人的,但要说嫉妒还真犯不上,就他认识的那些人,随随便便拎出来一个,就够撼动文艺圈的,只不过,还真没有易青这么年轻的,才十八岁就能自己写剧本,还能卖出去,就冲这个,冯晓刚必须在心里写一个大大的服。

“牛逼!来,走一个!”冯晓刚说完,闷头喝下去小半杯。

易青见状,还真怕把冯晓刚打击坏了,真要是那样,中国电影岂不是少了一位商业片大师。

“我也就是运气好,听周陵老师说,中心这边正为剧本的事着急呢,要不然,李主任还真不一定能看得上我写的东西!”

“谦虚!青子,你这是谦虚,没真材实料,李主任也不可能收,对了!你那剧本卖了多少?”

冯晓刚是有点高了,不然的话,这种事能随便打听嘛。

易青倒也没瞒着,毕竟是从三十多年以后穿越过来的,虽说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生活了好几个月,可真要说起来,这两千多块钱,他还真没当回事。

“也不多,一集五十块钱,一共五十集!”

一集五十,那五十集就是~~~~~~~

艹!

赶上老子两年工资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