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曹操的了解,作为儿子的曹冲,以及穿越者的身份,在三国志中便可以大概看一看曹操的为人。
再加上这几年对曹操的观察,还有荀攸那似有目的的话,曹冲开始了自己的太子之旅。
成为太子,自然是要做出实事来的,曹操似乎有意让自己处理政务,便寻了一个身体欠恙的由头,搬到铜雀台去了。
你若说你身体欠恙,曹冲是半信半疑的。
但是你也好歹在王宫中休养生息吧?
铜雀台是什么地方?
铜雀台可是曹操私藏美人的地方。
从《三国志后妃传》的记载中,便知道曹操最早有丁夫人、刘夫人、卞王后。
另从《武文世王公传》中,知道还有环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王昭仪、孙姬、李姬、周姬、刘姬、宋姬、赵姬。这些人所以能载入史册,是因为她们(丁夫人除外)一共给曹操生了25个儿子,没生儿子的女人,当然还有。
曹操在《遗令》中说:“吾婕妤伎人,皆著铜爵(雀)台。于台堂上施八尺床、穗帐、朝晡上脯之属,月朝十五,辄向帐作伎。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死之后,我的婕妤与艺伎都住在铜雀台。在铜雀台的大厅上放一张八尺的床,挂上带穗的帐子、朝食和晡食都要供奉干肉、干果、干饭之类,初一十五,要朝着帐子歌舞。
这里解释一下。
婕妤(音捷予),帝王妃嫔的称号。
曹操为魏王,他的妻妾除王后之外,下有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这里把婕妤与伎人并称,表示婕妤以下,地位卑贱,与艺伎差不多少,而艺伎除歌舞之外,也是曹操的泄欲工具。
上述王昭仪以下的孙姬、李姬等共六个姬,都是婕妤以下的小妾。
铜爵台,即铜雀台、爵、雀二字在古代通用。
朝晡(音不),指古代的两顿饭。古人采取两餐制,第一顿饭称朝食,在辰时吃(上午7-9时);第二顿饭称晡食,在申时吃(下午3-5时)。脯(音府)、肉干、果干之类。(音备)、干饭。
铜雀台对于曹操来说,就像是对于文人的青楼暗娼馆一般,修养生息?
这不是搞笑?
与其说曹操去养病,不如说是看一看曹冲究竟有没有治国的能力。
是骡子是马,终是要拿来遛一遛的,理所应当的,曹冲是太子,太子监国,本来就是太子的职责之一。
如此重担在身,加上曹冲对曹操的底线还摸不太清楚。
这个太子,曹冲算是做得比洛阳侯还要憋屈得多。
世上最难做的,恐怕就是太子了。
不过,既然成了太子,曹冲当然会认真做出成绩出来。
成为太子,便也是显示自己之后的执政方向的时候了。
就像是后来的种花家的每一位元首,在继位之初,都是要表明自己的执政纲领的。
譬如三代表,譬如科学观,譬如种花梦。
曹冲自然也不例外。
首先,曹冲便是恢复民生,崇尚节俭。
除了原来的洛阳候府以及太子宫原有的建筑之外,曹冲不打算增添宫室,并且寻常吃穿用度都简约下来,朝堂之上,也不许铺张。
当然,曹冲这也只能管自己,管一下朝臣,像是曹老板,曹冲也只能是进谏。
现在魏国的老大可不是自己,自己的定位还是要找准的。
话说回来,曹冲这样节俭,当然是做给别人看的。
以前的洛阳侯府,现在的太子宫,掌握的产业一个个都是暴利产业,每日产生的财货别是无数,说曹冲是天底下最有钱的人也不为过了。
做太子,节俭当然是要做好的,民心,还有那些官员的心还是要抚慰一下的。
节俭的不一定的明君,但是明君基本上都是节俭的。
这是曹冲收心的第一点,而第二点,则是减轻税赋,并且提出了一个政策。
这个政策与后世的计划生育有些类同,不过作用是相反的,与欧洲的促进生育的政策那是相同的。
凡夫妇生育有二子以上的,每多一子,便减赋税半成,当然,最多也只是减了两成。
也就是说,生了六个儿子之后,便没有这个政策的补贴了。
至于为何只对生男孩减赋税,非是曹冲有性别歧视,实在是现在需要的,便是男人。
战乱频繁的东汉末年,强壮一点的男人都被拉过去当兵了,将军百战死,而士卒每打一次仗都是九死一生的,长此以来,社会上的男女比例已经是失调了。
更不用说就算九州的女人不够,还可以去买身毒,波斯的女人过来当老婆。
现在**之内,因为战乱频繁,总共合起来的人估计也就只有一千万出头而已。
对于这偌大的天下,一千万人实在是太少了。
少得连曹冲的野心都撑不起来。
人口多了,生产力才会提升,军队的兵源才会充足,社会才会有矛盾。
没错。
你没有听错。
曹冲现在要的,便是社会矛盾迸发。
到了以这个时代社会生产力供养不起人的时候,便会有社会矛盾迸发。
封建王朝的更迭,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便是如此。
但这只是以前封建王朝解决矛盾的方法。
在王朝初期,政通人和,这个矛盾,便是曹冲对外征服的动力。
后世的城市化进程,难道不是因为农村已经养不活人了,为了生存以及更好的生活,无数农民才涌入城市,为城市化进程添砖加瓦的。
同样的,若是只有通过对外掠夺,才能让社会继续发展,一如后世的葡萄牙,西班牙,英国一般。
那人们便不会被桎梏的思想约束,人人都崇尚冒险,崇尚开疆拓土,封王拜相,建功立业。
与其浪费口舌去说服那些顽固分子,不如自己营造一个大势来推动他们。
况且,人口就算多了,而对外战争就算不顺利的话,曹冲完全可以提高作物的亩产量来养活这多出来的人。
对于心中迸发的野心,曹冲不会让它失控。
这,便是曹冲所做的第二点。
不论是减轻赋税,还是增加人口,都是现阶段要做的,曹冲这个政策颁发下去,在百姓之中,自己的人望自然是上升了有一个台阶。
如果这个时代香火可以成神的话,以曹冲的这个政策,成为真神倒是不至于,但是半神是妥妥的。
前面两点,便是让曹冲获得无数人望,同时让屁股下的太子之位愈发的稳固。
但若说完全稳固,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曹冲还有以下的两步。
第一步,便是裁剪士卒,让其回家生育屯田,但是军人士卒的待遇,却是提高了三成,并且对于将军的权柄威严,曹冲并没有像宋朝那般重文轻武。
除了曹冲心中有野心,魏国周围还有敌人之外,更多的,是因为曹冲要讨好那些将军们。
将军们打仗,最看重的便是君王的信任,若是君王不信任你,即使你文韬武略再好,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多少将军便是因为君王的不信任,便解甲归田,最后郁郁寡终的?
曹冲的这一举动,向这些将军透露了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我曹冲是不会亏待你们这些武人的。
如此一来,武人的心自然是被曹冲收了。
武人收心了,第二步自然是要收文人的心了。
文人主要代表便是世家。
多亏了曹老板的一番操作,让世家势力损失大半,现在在朝堂上的世家,大多也心中戚戚然,哪里敢与曹冲作对。
若是换在之前,世家力量强大的时候,曹冲虽然不会像曹丕一般傻傻的搞一个九品中正制,但恐怕还是要退让的。
而现在,曹冲便不用退让了。
曹冲收心文人的举措,一是祭拜孔庙,二是提高文人待遇,三是在世家寒门之中,选了不少的才俊子弟,让他们做了太子舍人。
所谓太子舍人,便是太子身侧之人,随从读书,一般将来可以混一个不错的官当当的。
九卿也不是梦想。
曹冲这个举措一下。
原本戚戚然的文人团体,比较曹冲与曹操,高下立判,对于曹冲更是归服了。
至于科举制,曹冲还只是在自己管辖的洛阳以及太子封地内实施。
他要先试一试这些臣子们的反应。
当然,在下这些政策之前,曹冲都是有请示曹操的,得到曹操的同意他才下的这些政令。
曹冲现在的翅膀虽然硬了一点,但是自知之明还是要有的。
时光荏苒。
曹冲的这些政策一下,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政策,便是五个月过去了。
这是五个月的平静日子。
对于曹冲来说,是繁忙,但却充实,并且充满成就感的五个月。
但是曹冲心中明白,这样平静的日子绝对不会持续太久....
这五个月来,曹冲做了那么多,而他们的动作,也是酝酿够了吧?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