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慎看着北戎军营后方升起的浓烟,嘴角笑意逐渐扩大:“你以为我为什么同你周旋这么久?”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北戎军营有兵卒策马疾驰来报信:“报——王上!粮仓着火了!”
北戎王一惊,回头看向粮仓方向,便只看见升起的滚滚浓烟以及仓皇奔走的北戎将士。
北戎王顿时目眦欲裂,恶狠狠看向薛慎:“声东击西,你是故意的。”说着目光又转向王元广等人:“是我小看了了大魏人。”
王元广等人被他狠戾的目光看得心生畏惧,可转而又想到北戎粮仓真的烧起来了,脸上不由都带了喜色。
北戎人见状顿时怒火高涨,但粮草得救,他左右为难之下。只得下令:“先救火!”
竟是放着大魏人不准备管了。
原本以为死到临头的女眷们尚不明白情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直到听见薛慎下令说“回城”时,才终于确信自己不用再去给北戎人和亲,顿时都发出不可置信的欢呼声。
王元广一边下令撤回,一边戒备地看向薛慎,试探道:“王爷今日安排,官家可知晓?”
薛慎神色嘲讽:“是我擅作主张,怎么,王丞相要回去向官家告状么?”
王元广连道不敢,同时心中对薛慎的忌惮又更上了一层楼。
他是个长袖善舞之人,为了得承安帝重用,一向擅长揣摩圣意,做皇帝的马前卒。
可今日他亲眼看着薛慎与北戎王大战不落下风,原本的立场便隐隐动摇起来,将宝压在皇帝和太子身上,当真是对的吗?
这次秦王虽是先斩后奏,但他奇袭烧了北戎人的粮仓,粮草不足,北戎人定无力再围城,估计撑不了太久就要退兵。经此一役,秦王定会在市井百姓之中声名大噪。
而为了自保不惜牺牲城中百姓一力和谈的皇帝,和至今未能赶回的太子,恐怕都不能再与秦王争锋。
战事平息之后,朝中支持还政给秦王的声浪势必会更大。
王元广心中百般思量,最后选择了两边不得罪。他连忙转换了态度,不吝吹捧道:“王爷神机妙算,想必不久之后,围城之危便解。”
薛慎瞥他一眼,并未戳破他的小心思,无可无可地“嗯”了声,道:“北戎人自顾不暇,想来不会再追上来,接下的路,便交给王相了。”
王元广一愣:“王爷这是……?”
薛慎并不遮掩,道:“王相不会以为我费尽心思只为了烧北戎人的粮草吧?”
他勾唇冷冷一笑:“自然是趁他病要他命。”
说完不等王元广反应过来,薛慎便策马往北戎军营的方向去。
有其他官员注意到薛慎离开,纷纷露出诧异地神色,询问地看向王元广。
王元广脸颊抽搐半晌,想到日薄西山的承安帝,咬咬牙还是决定赌一赌,他笑着道:“陛下另有事吩咐了秦王去办,不必多问。”
他素来是皇帝的心腹,众人听他如此说深信不疑,便再没有人对此有疑问。
而王元广思量半晌,策马往前去寻长女王筠亭。
王筠亭自小就出色,原本王家尽心栽培她,是想等及笄之后竞争太子妃人选。但后来薛慎出事,一朝改朝换代,承安帝并未立太子,当时最有可能的大皇子薛珩又早早娶了王妃,王家便暂时歇了心思。
后头倒是有意再为王筠亭择一门好亲事,结果王筠亭竟对秦王念念不忘,拖延着迟迟不肯议亲,这才耽搁到了现在,碰上和亲。
王元广原本是对这个长女十分失望,毕竟家族辛苦栽培她,她却为了不可能的儿女私情生出妄想,不顾父母家族。
但现在再看,王元广却觉得,长女倒是有些眼光。
王元广将王筠亭单独叫了出来,同她策马落在队伍之后,缓声道:“你可还钟情秦王?”
王筠亭轻轻“嗯”了声。
从很小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学习四书五经、学习琴棋书画,是为了日后竞选太子妃。
官家和皇后恩爱,偌大后宫只有中宫皇后一人。而太子薛慎身为帝后独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能力出众备受赞誉,就连专情也和官家如出一辙。
旁的世家子弟,早早就有了通房妾室,可太子却始终不曾近女色。
王筠亭也曾抱怨过为何自己要比妹妹们辛苦那么多,可自从在宫宴上惊鸿一瞥之后,她便再也没有抱怨过。
先生教的她学,先生没教的她也学,只为了能在太子选妃之事,能力压群芳,让他看见。
可谁知世事无常,后来出了那样的变故。
让她惊艳的少年太子,变成了残缺暴戾的秦王,她以为年少的心事也跟着成了灰,可每每母亲让她相看其他郎君时,总是不由自主拿他们和当年的太子相比,这么比来比去,自然就觉得差了许多,谁也瞧不上。
这么拖着,她年纪一天大过一天,家里的姊妹们都定了亲,只有她迟迟未定。
她本也想着要不便听了母亲的,挑一个看得过去的便是,可偏偏这时候,秦王的腿治好了。
重回朝堂的秦王,依稀又有了当年的影子。
王筠亭心中既激动,又不甘。
这不甘在得知自己要去北戎和亲时达到了顶峰,但她没想到,秦王一如当年,仍能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秦王在和北戎王对战时,她看得目不转睛,一颗心都提了起来。
当秦王力挫北戎王时,她的心脏也跟着狂跳,不能自已。那些少女怀春的情愫似乎也跟着发酵,变得愈发浓厚起来。
王元广打量着女儿羞涩的神情,笑道:“此次回去之后,我会和你母亲说,你的亲事不必着急。王家的女儿,喜欢什么,就大胆地去追。”
王筠亭心口一跳,抬眸看他。
王元广拍拍她的肩膀,道:“沈家女虽占了先机,但若日后秦王……你并非没有机会。”
王筠亭心跳加快,她明白了父亲的意思,略微迟疑之后,缓缓点了点头:“女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