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极力推荐常青去台湾,阿桂又推荐李侍尧去,究竟派谁去台湾呢,乾隆皇帝一下也没有个给出明确的答复,他只是呷了一小口茶,闭目沉思。
其实和珅极力推荐常青赴台湾作战,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私心考虑的。常青是和珅的得意门生,他讨好巴结和珅,用金银珠宝贿赂和珅,和珅当然得推荐他去台湾作战立功。
其实,常青本是一个庸懦无能之辈,他的长处就是善于巴结讨好权贵,贿赂权贵,从而获取政治资本。常青尤其对和珅,可以说是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为和珅马首是瞻,把和珅当做自己在朝中的大靠山,他把自己一生的荣辱富贵都押在了和珅的身上。
事实上,常青对于军事一窍不通,并且胆小如鼠,极怕作战。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和珅却极力去推荐他入台作战,个中原因,他们两个人心知肚明。
和珅十分明白,台湾战争的时间越长,自己捞取的好处就越多。前方有常青的配合,他坐镇后方,所有的军需物资都要经过他的手,他来个狮子大张口,向皇上要多少,皇上还能不给吗。
当然,话说回来,和珅对阿桂推荐李侍尧也没有什么异议。原因是李侍尧也曾给他送过大量的奇珍古玩、名人字画和金银财宝。况且,乾隆皇帝对李侍尧素来也心存偏爱,自己又何必尽力去反对呢。
其实,一开始李侍尧是看不起出身卑微的和珅的,认为他就是凭巴结讨好乾隆皇帝才上位的,他根本没有什么本事可言。
后来,因为海宁在和珅的教唆下,弹劾李侍尧,状告李侍贪纵营私,和珅又被乾隆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去云南查办李侍尧,李侍尧才不得不低头告饶。
在云南,和珅不遗余力地大查特查李侍尧罪行,李侍才对和珅的态度有所转变。李侍尧通过给和珅送贵重物品,美女,才使他罪行减轻。
从云南查办李侍尧,再到乾隆皇帝从大牢里重新启用李侍尧,派他到甘肃查办回民新教案等一系列事情后,和珅和李侍尧两个人的关系才有所改变,两个人握手言和,由敌人变成了朋友。
乾隆皇帝紧闭着双眼,似乎睡着了。这几个月来,他不但没有享受到清福,反而被台湾的战事搅得焦头烂额,人也一天天地消瘦下去了。紧闭的双眼愈来愈陷得深,颌下的胡须也明显地开始出现夹杂着的一些花白不齐的颜色。只有偶尔动一下的喉结和颧骨处的火热红晕还能证明他有生命特征。
和珅默默地看着闭目养神的乾隆皇帝,心中翻腾着巨浪。他不希望乾隆皇帝老下去,他希望乾隆皇帝能够青春常驻,生命常青,永世不老。
乾隆皇帝对和珅来说,就是一座大厦,如果乾隆皇帝倒下,他的大厦也会顷刻间轰然倒塌。
和珅怎么也不会忘记乾隆四十九的那件事 ,如果那件事变成现实,他发财致富的末日就要来到,这太可怕了。他不能让这个现在躺在软椅上的皇上退出历史的舞台,他如果退出去了,也就意味着和珅政治生涯的完结。
那件事和珅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乾隆皇帝召见诸多皇子,大学士、军机大臣和文武百官,说出了久久埋藏在自己心中多年的话。
那时乾隆皇帝已经七十四岁了。他说了一些让和珅心有余悸的话。他说:“朕初登皇位时,曾经焚香向上天默默祈祷,承蒙先皇的厚爱,圣祖的惠顾,朕不期望自己能够同先皇康熙帝在位六十一载,但祈求上天保佑自己,能够实现心愿,使自己至少能够在位六十年。得位六十年后,当传位子嗣。”
当时乾隆皇帝默默祷告时,他才时年二十五岁,当时他并没有想到自己在位六十年后,他已经是八十五岁的高龄了,还能不能执政为民。
在乾隆皇帝五十岁生日的时候,他又向自己的母后提及此事。母后还曾鼓励他说,你如此勤政爱民,天下臣民哪有不喜欢你的,哪有不喜欢你执政为民的!
乾隆皇帝当时说,他离归政还有三十五年,将来归政后,颐养天年,亲为授受,岂不也是朕之盛事。
当时乾隆皇帝的这些话,至今回想起来,还言犹在耳。
当时和珅和其他大臣都认为那还是很遥远的事。没想到,弹指一挥间。眨眼之间,二十多年过去了。
现在乾隆皇帝年过七十,虽然精力充沛,照样巡游,但是离归政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年事已高的乾隆皇帝内心早已萌发了退位传子的心思,如果不是赶上台湾战事,也许他的退位传子的想法可能早就提上议事日程了。
现在台湾战事一起,国不安宁,他不会在这个时候传位给自己的皇子的。他要把国家治理得平平安安后,才会放心地把自己皇位传给皇子,这样才能彰显他是盖世明君。
这种情况下,不能不引起和珅的警觉,如果自己还不抓紧时间捞取一些物质财产和政治资本。乾隆皇帝一退位,自己不就没戏了。
和珅这样研判目前形势后,才做出决定,要抓住这次台湾战事机会,这是捞取政治资本和钱财的绝好机会,他不能坐失良机,把这样的好机会拱手让给别人。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极力去抓住这次机会。有道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和珅力主推荐常青赴台湾就是处于这个目的。
和珅看着闭目养神的乾隆皇帝已经进入梦乡了。他叫过 太监,拿来一床绸缎被子,给乾隆皇帝轻轻盖上,让他多休息一会儿。先前的爬山已经使乾隆皇帝略显疲惫,脸上显出一些倦怠之意。
其实,乾隆皇帝只是闭目养神,他根本没有进入到深睡眠期,他在闭目思索问题。他处在大清权力的最高峰,对权力有高度的敏感性,他必须清楚地知道大清朝内部发生的一切,大到江山社稷,小到宫闱末节,他都要对这些发生的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犹豫。
人说“高出不胜寒”,“曲高和寡”正是这样一种状态。
乾隆皇帝就在大臣们的注视下进入了半休眠状态,大家都以为他睡着了,可他自己却知道,他没有睡着,他还很清醒。他的大脑正在迅速地工作着,他在思考着一系列的国家大事,包括这次派谁去台湾平息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