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三看书 > 历史军事 > 大宋有毒 > 236 人无好坏,制度有
八三看书 www.83ks.net,最快更新大宋有毒!

“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在以前有个国家会把罪人集中流放到一个岛上去自生自灭,可是运送罪犯的船只到地方之后,当地官员总会现罪犯死亡率奇高。为什么呢?有人经过研究现了原因。由于朝廷是按照人头给船家付费的,所以这些船家就玩了命的往船舱里塞人,水和粮食则越少越好,根本不顾罪犯的死活。于是朝廷把付费方式改了改,变成到地方按照下船的活人给钱,你们猜是何结果?”

对于苗魁的疑问,洪涛没有直接回答,又开始讲故事了。此时众人还没找到合适的办公场所,只能和经略安抚使大人挤在府衙大堂里一起办公,听到大人在讲故事都放下了手中的事抬起头。

“商人逐利,既是按活人收钱,他们必不能让人死在路上。”洪涛的这个问题对于宋人而言太简单了,不敢说所有宋人都有商人天赋,但每个宋人都对商业不陌生是肯定的,就连老实巴交的彭大都能毫不思索的给出正确答案。

“没错,从这之后,运往小岛上的罪犯死亡者百中不足一。别问我这是什么朝代,大人我之所以讲这个故事也不是让诸位去考较史料的,更不是让大家来讨论罪犯该不该死。我只是想问诸位一个问题,船家为什么忽而视人命为草芥、忽而又变成了观世音菩萨呢?”洪涛讲的这个故事根本不是生在中国,更别提啥朝代了,那是英国往澳大利亚流放囚犯的真实案例。

“……”众人顿时陷入了冥思苦想中,说是商人逐利吧,也对,但之前的草菅人命也是逐利。都是逐利,怎么会有一恶一善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呢,想不通。

“有位哲人说过,坏的制度会让好人作恶,好的制度则会让坏人从良。廖春之所以作恶,恐怕不仅是他的个人责任。本官对这句话深以为然,并致力于把湟州变成一个能让坏人从良的地方,还望诸位与我一同努力。”

廖春的事儿对洪涛触动很大,他倒不是懊悔自己杀错了人,而是要借机向这些人灌输一个思想。

古人对皇帝存着天生的敬畏,且认为就应该无条件的听命于皇帝。这种观念很难改变,也无法一蹴而就让他们幡然悔悟,得用滴水穿石般的功夫去磨,同时再辅以利益方可事半功倍。

另外这番话也不是完全在忽悠人,规则的重要性洪涛感触很深。后世他的国家改革开放不过三十多年,贪污腐败之风就有点要超越古人了。

是那些官员本性为恶吗?想来不是的,他们刚刚踏上仕途时也是怀着理想、抱有热情、准备为国出力的。但最终为何会嬗变成了理想的对立面呢?

当年宋美龄曾经说过一句话,能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那是在抗战结束时,几位记者从延安回到重庆,高度赞扬了我党廉洁奉公、富裕理想的献身精神。

宋美龄听过之后,是这么和记者说的:如果你们所说都是真的,那我只能说他们还没有尝到权利的真正滋味!

想来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这位总统夫人对权利的滋味是深有感触的。不幸的是,她这句话好像说对了。

洪涛可不想再由自己把这句话说一遍,他想要的大宋也不是只能坚持几十年活力的大宋。该如何避免这种轮回呢?想来想去好像别无它法,只能逐渐去除人治,向法制过渡。

这个过程会很艰苦、很危险,甚至要和所有掌权者为敌。但洪涛自认是个有理想的人,他打算再尝尝啥叫献身精神。

到底啥叫制度,恐怕就够大家琢磨好几天的,而且还不能去打搅帅司,大人这几天脾气非常不好,时不时就会在大堂里破口大骂。

除了不骂皇帝之外,满朝文武连活的带死的都快被他骂遍了。在这种时候谁再敢去添乱,保不齐就得挨上一顿板子。

连找不到衙门口和属官都可以无所谓的帅司大人到底是为了什么火呢?回答只有一个,兵事!

民政什么的洪涛根本就不关心,没有自己这个经略安抚使的时候大家好像也没饿死,该怎么过日子还是怎么过吧,暂时还顾不到那么多。

但湟州的军事建设洪涛真没法忽视,在见完各寨堡的守将,听取了他们的工作汇报之后当场就怒了,先把枢密院骂成了废物,又把王安石和司马光骂成了败家子。

众将官里不乏忠贞之士,刚刚提出反对意见,话还没说完呢就被以统军不利为由定了罪,不多不少,拉出去先来十板子。

还不白打,帅司大人说了,给两个月的时间,然后会亲临个寨堡检查军备。到时候会有军事演习,如果这位受罚的禁军指挥使能率部打赢亲从官禁军,那这十板子当场就可以还回来。不敢打没关系,帅司自己找人打自己,就这么任性!

至于对方服不服洪涛根本不管,他已经赢定了。其实这算耍赖,以亲从官部队的装备和战法,应付三倍以上数量敌人的攻击毫无压力,就算把大宋最精锐、作战经验最丰富的禁军调过来,在演习中也是必输无疑。

注意啊,说的是演习,实战另论。

真正让洪涛气愤的并不是有人顶嘴,而是湟州的军事建设太落后了,兵力也太薄弱。真正的防御力够不够用不知道,因为夏人一次也没从这个方向上进攻过。

但想进攻肯定不太够用,这一点洪涛马上就现了,然后就怒了。皇帝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既不想给自己增兵,还想让自己主动出击,这不是逗傻子玩呢嘛。

湟州有多少作战兵力呢?整五千,湟州驻有三千,其余两千人分成了七份,分散在七个寨堡中。为啥会这么分配呢?众将官给出了答案:为了防备归顺不久的吐蕃各族作乱。

至于说这么点兵力怎么过境去打击敌人,怎么能守卫百里长的边境,众将官又说了:北面边境都是大山横亘,不仅夏人的大部队过不来,宋人的大部队也过不去。

既然两边谁也看不见谁,打个毛啊?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盯着这些三天两头转换阵营的蕃人!

怎么盯呢?当洪涛看到全州的防卫策略之后立刻明白了,合算抗日战争时期小鬼子搞的堡垒封锁战术也不是他们的原创,而是从北宋朝廷剽窃的。

湟州总共有十五个寨堡,大的军寨有上千兵力、小的军堡也有上百。它们全都坐落在沿河的河谷或者盆地中,同时也是湟州的交通要道。

只要把这些土地肥沃适于耕种的地方占据住,顺便再卡断交通,就等于把本地蕃族全都限制在了一个固定区域中,无法自由行走,也无法获得足够的生活物资。想活下去就必须与各军寨、军堡搞好关系,服从管理,然后才能通过交换或者劳役换取生活用品。

这么做有好处,但缺点也十分明显。好处是相对容易,不用太了解对方,更不用替他们考虑过多,就当是一群挂名的职工养着。愿意上班就上,不愿意上班也不追究,只要不添乱到日子工资。

缺点呢?很多,第一就是耗费钱粮。这些蕃人等于永远要靠中央财政拨款活着,一旦中央拿不出这笔钱他们马上就得反。

第二就是没有认同感,既然你从心里就没打算让人家成为国民,人家自然也不会上赶着认你这个国君。

你认为对方是累赘,恨不得人家一场瘟疫全死光。人家也没觉得拿你的救济有什么亏欠,当你挨揍的时候,可以心安理得的站在一边看热闹。假如利益足够的话,冲上来给你两拳也很正常。

第三就是不稳定因素太多,花了这么多钱又收不到税,结果养出来的都是白眼狼。有个风吹草动,敌人还没来呢,他们就先心思活动了。你在前方打仗,背后还得防着他们作乱。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