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出第五、六、七、八、九一共五块砖后,许志明把手伸进去,掏出了一个厚厚的油纸包。
站在身后的乔桂英想起来了,这正是聂六成那晚送过来的。
前些年家里砌院墙,码完石头底盘儿、砌到第九层的时候,到了天色渐晚。
许志明赶紧张罗乔桂英开晚饭,说大家都累了,明天再接着干,说什么也不让大家继续加班了。
那晚他推说肚子有点儿疼,只喝了三杯酒。等到众人回家,乔桂英还在收拾碗筷的档口儿,许志明从柜子最底下掏出油纸包。
他快步来到院墙下,趁着水泥未干,用铁签子挖开第九层至第七层的第五至第九块蓝砖,把油纸包放了进去。
然后操起瓦工刀,熟练的纵向用整砖、横向用半头砖,几锨水泥下去,油纸包被完整地埋在墙里,第九层完全恢复了原样。
第二天过来干活的瓦工什么也没有看出来。
“你个贼心眼儿的。我说夏天晾柜子里的被子时,没看到这个油纸包呢。我还以为,你又送给哪个小妖精了呢。”
乔桂英想起丈夫当了村主任之后,在村里风言风语乱七八糟的事儿,不禁嗔怪道,“你鼓捣它干啥呀,留着给咱家许光娶媳妇用吧。”
“女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许志明哼了一声,抱着油纸包回到屋里,打开数出了二百块。
其余的一百块仍旧包好,放进砖墙洞里,等明天和些水泥再把砖墙复原。
“乡里李书记要调走了,升任县人大副主任。他推举我当副乡长,就下个月的事儿”。
许志明本不想对女人说这事儿,事不密则不成,最后还没有定下来,不知道会不会出什么差头,他也懂得这个道理。
但动了这镇宅宝物,媳妇又紧追不舍,他不得不提前泄密,随后又严厉叮嘱乔桂英:
“绝对不许跟外人说这事儿啊!这只是李书记刚跟我说。要是让别人知道了,一封告状信上去,就会坏了我的好事儿”。
乔桂英的表情瞬间阴转晴,高兴的说,“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好事,你们老许家这是祖坟冒青烟了啊。你说的是真的吗?”
“这还有假啊!这也不到睡觉的时候,反正你也没事儿。一会儿你抱着它,我骑摩托车带着你,咱们这就去乡政府找李书记去。”
许志明知道,媳妇可能会怀疑他,把钱支援给村里哪个和他相好的女人,反正也是干正事儿去,不如干脆带着她,让她亲眼看着。
夜里八点多,漆黑的乡政府大院里,只有门口的传达室、政府办公室和二楼的书记办公室亮着灯。
许志明在门口传达室停下车,让她在这里等着。
乔桂英看到自己丈夫把油纸包塞进怀里,用手托着外面的衣服,肚子鼓鼓囊囊的直奔书记办公室。
李德满乐呵呵的接待了他,打开油纸包看看说:“你看到办公室还亮着灯吧?我让宣传委员加班,正在草拟你的副乡长演讲稿。我告诉他了,不用太复杂,应该快写完了。”
又说道:“一会儿我审稿后,你带回家,多读两遍,最好是背下来。做好准备吧,我的副乡长同志。”
许志明知道,就李德满这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水平,哪里能改的动宣传委员笔下的稿件。
但此刻他对李德满已经视若神明,从心窝里改变了以往李德满多次数落他骂他留下的任何不良印象。
原来他骂我,才是真正的爱护我,直到现在许志明才恍然大悟。
领导要是看你不顺眼,他不搭理你就行了,每天不拿正眼看你,当然有好事儿也绝对想不到你。
以前他无数次的在心里埋怨李德满做事粗暴,有事儿没事儿的嘴里总是骂骂咧咧,现在才知道,他是没把自己当成外人。
怀揣着演讲稿,骑着摩托车的许志明心里美颠颠的哼着小曲。
身后的乔桂英紧紧拽着他的后腰,闭上眼睛迎着夜风,俨然已经成了副乡长夫人。
半个月后,乡政府会议室座无虚席,竞聘副乡长大会隆重召开,李德满主持大会。
县委组织部派出王副部长参加会议,干部科的王科长宣读竞聘规则、流程和竞聘条件,人事局和纪委的两位科长全程监管,从始至终热闹而有序。
加上许志明在内,乡里企管办的主任张家成、刘家营村的主任李有德参加了竞聘,但这另外两个人心知肚明。
自己跟李德满就是平平淡淡的上下级关系,过年过节的送那两瓶子酒三条烟,人家根本没看在眼里,今天这事儿怎么可能呢?
竞聘之前,乡里的书记和乡长也没有和他本人谈过交心的话,自己也没有县里面大佬的照应,只是在年龄和资历上符合竞聘条件而已。
这就成了马拉松比赛的陪跑,取得成绩的肯定不是自己,所以这事儿切莫当真,权当儿戏。
但还得把戏演的像模像样,在官场上,有没有靠山很重要,得罪或者不得罪人,才是最最重要的。
经过了演讲、监票、投票、统计,人事局和纪委的两位科长把投票结果递上主席台。
王副部长宣布:此次投票结果真实有效,应参加投票的是19人,实际参加投票的是19人,符合法定人数。
许志明得票12票,张家成4票,李有德3票,待上报县委常委会通过,公示七天后正式任命。
一切程序顺利走完,就到了月底。
许志明正式被任命为东方乡副乡长,搬进了乡政府大院第一排第三间办公室,里间有张休息的单人床,可以在每周两天的夜间值班时住宿。
又过了一个月,乡党委书记李德满在县里第八届人代会上,成功当选县人大副主任。
随即,东方乡的马乡长调到城关乡担任党委书记,黄叶乡的乡长孙亦顺调到东方乡担任党委书记,成了许志明的顶头上司。
一番走马灯似的调整和调动之后,局面逐渐稳定下来。
这一切县里乡里的大事在一次次小会上悄悄讨论,在大会上顺利通过。
怪不得多年后出了一句顺口溜,叫做“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天大的事儿不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