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三看书 > 历史军事 > 早安大明 > 第130章 犀利的弟子,欣慰的帝王
八三看书 www.83ks.net,最快更新早安大明!

斋醮是道教的一种仪式。

普通人大多在家中向神灵祈福,偶尔去方外上几炷香,冲着神像跪拜一番。

但正儿八经的祈福却不简单。

佛家有法事,道家有斋醮。

斋醮就是道家的法事,很是隆重。

什么禹步,什么掐诀念咒,什么上表……

对了,还得有音乐伴奏。

斋醮规模因人而异,嘉靖帝的父亲老兴王崇道,嘉靖帝也跟着如此。加之他从小身子孱弱,故而祈福就成了家常便饭。

登基为帝后,特别是遁入西苑之后,嘉靖帝把大量时间花在了修道上。

祈福自然少不了上表。

青词就是凡人向神灵奏报的文书。

嘉靖帝文学修养颇高,写的青词很是清雅。而作为他的宰辅,写青词是必备的能力。比如说夏言,严嵩,后来的徐阶等人,无不是写青词的好手。

道人们踩着禹步,嘴里喃喃有词。

烟雾缭绕中,一个内侍走到黄锦身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黄锦犹豫了一下,走到嘉靖帝身侧。

“陛下!”

“嗯!”

嘉靖帝睁开眼睛,蹙眉不满的道:“不是说无大事不可打扰朕吗?”

黄锦说道:“裕王那边的先生大发雷霆,说……”

嘉靖帝深吸一口气,“说吧!”

“是。”黄锦说道:“侍读学士方越说裕王离经叛道。”

“这个罪名可不小,这个蠢货,是想毁了老三吗?”

嘉靖帝看看那些道人,起身道:“暂且歇息。”

道人们愕然,为首的行礼,“陛下,斋醮正在要紧时候,不可轻离。否则神灵怪罪……”

嘉靖帝把拂尘放在案几上,“为朕告个假,先搁着。”

道人们面面相觑,心想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以至于嘉靖帝竟然舍弃了斋醮仪式,不怕得罪神灵。

“儿孙都是债,这话当年朕在市井听闻还觉着好笑。如今看来果然是债。”

嘉靖帝叹息。

到了裕王居所外,有内侍转身就想往里面跑,黄锦指指他,冷笑,“跑!跑一个给咱看看。”

内侍跪下,嘉靖帝走到了书房外,摆摆手示意别闹腾。黄锦指指那内侍,暗示今日他运气不错。

书房里,侍读学士方越扬着手中的裕王功课,“我让殿下就商业写一篇文章,我是如何教授的?殿下又是如何写的?”

裕王说:“先生说商人粗鄙,重利忘义,当隔离在外。不管最好。”

“那么殿下写的是什么?”方越看了一眼功课,“我看了看,通篇都是四个字:不可不管!”

“正是。”

裕王声音坚定,外面嘉靖帝微微颔首,心想这个儿子虽说木讷了些,但这份执拗却肖朕。

“糊涂!”方越拍打着案几,痛心疾首的道:“自从长威伯来了京城后,殿下越发离经叛道了。商人一身铜臭味,殿下却说要重视,与农耕一般看重……这是哪家的道理?”

啧!

和农业一般重视,老三这是喝多了……嘉靖帝虽说对商税有执念,但却对商人不以为然,更不觉得商业和农业一般重要。

商业更像是统治者的夜壶,得用时用,不用一脚踹了。

裕王说道:“商业通有无,上古时代百姓淳朴,只需遮体之布,果腹之粮,一些油盐,便心满意足,如此商人可有可无。时移世易,如今百姓衣食住行无不与商业相关。春江水暖鸭先知,若是商业出了问题,百姓先知。”

这话倒也没说错,可和题目并无关系吧?

黄锦都听出来了,裕王有些答非所问。

他看了嘉靖帝一眼,嘉靖帝微微蹙眉,显然对裕王的回答不满意。

“这么一个与天下息息相关的商业,先生竟说无需管,我不敢苟同!”

“什么天下?”方越怒了,“题目中哪来的天下?”

哎!

嘉靖帝暗自叹息,觉得儿子回答的越发乱了。

真是木讷啊!

裕王说道:“商业与百姓息息相关,这不是与天下息息相关吗?”

“你……你说什么?”方越指着裕王,再度喝问:“你说什么?”

“我说,百姓便是天下!”

嘉靖帝身体一震,仿佛看到了裕王挺着脖子的模样。

百姓就是天下?

“什么百姓就是天下!”方越压低声音,“殿下莫非以为唐太宗那话是由衷之言?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可殿下却忘记了,决定天下走向的,乃是士大夫!而不是所谓的黎庶!”

这话没说错。

黄锦见嘉靖帝微微点头,不禁暗叹,心想那位长威伯竟然把裕王教导成了这个迂腐不堪的模样。

陛下大概会做出新的决断。

可对咱不是坏事不是。

黄锦觉得失去的一些东西,好像又回来了。

比如说帝王的信重。

“先生说决定天下走向的乃是士大夫,那么我想问问,前汉亡于何人?”

咦!

裕王竟然开始反击了……黄锦讶然。

“贱阉!”

卧槽尼玛,这是指着和尚骂秃驴呢!黄锦的眼皮子跳了一下。

“那么,袁绍等人世受前汉帝王恩典,却忘恩负义,这个先不说。”

袁绍等人便是士大夫群体的代言人,这个群体在前汉时的表演一言难尽。

“前汉末年,天下生齿日增,以至于田地不敷使用,流民遍地皆是。士大夫们坐拥良田,坐拥满仓粮食却不知救济。他们坐视饿殍遍地。这是人祸。”

“接着是旱灾,人祸加天灾,引发了汉末黄巾之乱。席卷大半个前汉。大乱之后,天下支离破碎,才给了那些士大夫们可趁之机。

那么我想问先生,若无黄巾之乱,若天下百姓能安居乐业,那些士大夫们可敢乱政?”

少年的声音激越,“如此,前汉亡于谁?”

黄锦仿佛看到裕王神色激昂的模样,心中不禁为之一震。

这还是那个木讷的裕王吗?

“若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谁敢谋反,谁便是他们的敌人。此时士大夫们若是敢乱天下,百姓可会跟随?非但不会跟随,只需帝王一句话,他们将扔掉锄头,拿起兵器,集结在帝王的大旗下讨伐不臣!”

“放肆!”方越厉喝。

“先生可就事论事。”

裕王和景王在蒋庆之那里经历过多番辩驳,早已非吴下阿蒙。

黄锦偷瞥了嘉靖帝一眼,见他眯着眼,仿佛神游于外。

“前秦时,始皇帝不恤民力,以至于天下沸腾,被六国余孽利用,这才有了陈胜吴广之流的机会。”

裕王的声音越来越铿锵有力,“前唐时,士大夫兼并田地如痴如醉,加之人口日增,以至于均田制崩溃,府兵制随之名存实亡。

这是前唐衰微的根子,而不是什么渔阳鼓动。若是天下安,一个安禄山前唐反手可灭。”

黄锦听的惊心动魄,可嘉靖帝依旧眯着眼。

“前宋时,徽宗昏聩,重用奸佞,看似亡国之由。可从神宗之前,前宋国中流民日增,汴京的繁华掩盖不住天下的危机……”

“前宋君臣相得,繁华令今人艳羡不已……怎地在殿下口中却成了危机四伏?”

方越的声音中有些迷醉之意。

前宋,那可不是士大夫们的天堂吗?

“可若是盛世,为何从仁宗到神宗,几代帝王皆开新政?先生可有教我?”

呃!

方越卡壳了。

好小子!

嘉靖帝眉间舒展。

“跑题了。”方越反手就来了一招,破坏了裕王的节奏。

“秦汉、唐宋皆亡于百姓,百姓等同于天下,先生以为然否?”裕王却抓住要点不放。

方越干咳,不说话。

“那么,既然百姓乃是天下兴亡的起源,和他们息息相关的商业岂能无视?”

“商人可鄙,商人重利轻义,岂能重之?”

“我并未说要重用商人?”

“那么殿下以为,朝中当如何对商人?”

“管!放!二字足矣!”

“继续。”

“商人重利轻义,必须管。若是不管,此辈必然会被欲望驱使,无法无天。”

有趣!

黄锦眯着眼。

“那么放呢?”

“放,不可管束太过,在律法之内,当任由商人行事。”

一管,一放……黄锦都听出了些味儿来。

“在管中,最要紧的一件事便是商税!”

黄锦看了一眼嘉靖帝。

嘉靖帝负手而立,仿佛在想着些什么,又仿佛脑子里空空如也。可熟悉他的黄锦却看出来了,嘉靖帝有些欣慰,但也有些苦恼。

为何?

黄锦想到了一种可能,不禁一怔。

呯!

拍桌子的声音传来,方越冷冷的道:“什么商税?那是与民争利!”

裕王呵呵一笑,“敢问先生,何为民?”

好像问题又绕回去了。

“先生口中的民,可是士大夫?”

“先生口中的商人,可是士大夫?”

“殿下从哪听来的谣言?”方越恼火的道:“士大夫们饱读诗书,岂会与商人为伍?”

“可我却得知,京城士大夫家中经商的至少有七成!先生,这便是你口中的饱读诗书之辈?若商人重利轻义,那么经商的那七成士大夫,敢问可是重利轻义?此辈岂能重用?”

“殿下这番话从何听来的?一派胡言!”

“我近日一直在查,我去查验了京城诸多商铺,又去查了店铺记载,七成,这是往少了说。市场里的小吏得了我一串钱,说京城士大夫家中没有经商的屈指可数!”

裕王的声音低沉,“士大夫们经商赚的盆满钵满,朝中用度却捉襟见肘。一提商税,满朝臣子皆说什么与民争利。

我不知这个民何等的穷困,以至于一餐之耗费,能抵百姓一月耗用。

我不知这个民何等的猖獗,以至于满朝文武都要为他说话。我不知……”

裕王双眸微红,“我不知长此以往,天下士大夫富得流油,而百姓却流离失所,朝中想救济却看着空空如也的粮仓与钱库徒呼奈何。我不知,若是不管商人,这个大明,国祚尚有几何?”

裕王看着方越,“还请先生教我!”

“这都是长威伯教殿下的吗?”方越冷冷道。

“是。”裕王说道:“表叔对商业之见解,令我恍然大悟。而我今日这番话,便是表叔给的功课。”

蒋庆之只是随手安排的一个功课,就击溃了方越。

黄锦觉得心中刚得到的东西,好像又被割掉了。

“这等离经叛道的话,朝中谁会赞同?”方越霍然起身。

“朕!”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