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按部就班
孙元化为此烦恼,陈燮却知道他现在的烦恼是多余的。周延儒至少还能撑一年,孙元化没有因为吴桥兵变送掉性命,却在为这个事情烦恼,陈燮对明朝政治生态真是绝望了。
“张叔,我真的不明白,值此国家多事之秋,为何就不能上下一心,刷新朝局呢?”陈燮做出忧国忧民的嘴脸,这比较符合他的一贯形象。
张瑶叹息道:“自景泰一来,党争不断,东林以门户、声气为先,国家社稷于后。老夫亦不喜之,彼等自诩正人君子,凡有异己见者,不论青红皂白,概以奸佞相向。如此极端,他人自然不肯束手待毙。十余年来,不论东林在台上还是在台下,朝廷内斗愈演愈烈,皆起于此。但凡天下有事,彼等无一实策,致使朝日渐局败坏。”
“张叔,这些话,私下里说说就是了。那些人,能不惹他们就不惹。”陈燮还劝一句,张瑶苦笑道:“思华,你还是太愿意把人往好处里想了。等着看吧,迟早他们回拉拢你,一旦不成,便恶言相向。到时候,你怎么应对?”
“他们不惹我就算了,惹到我头上,得问问我手里的银子答应不答应。”陈燮这省略了一个词,刀子。张瑶仔细一想也是,现在的陈燮,可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
闲谈了一阵,陈燮告辞离开。马车上没人的时候才露出疲惫不堪的表情。
应娘领着一群人在门口相迎,马车挺稳之后。陈燮下车来:“辛苦了,以后没必要这样。”
“老爷远归,这是必须的礼节。”陈燮点点头,进了内宅往床上一趟:“没事别叫我。”
一觉好睡,醒来时窗外远远的只见灯火阑珊。炕头正在不知忙碌何事的应娘,见他做起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下炕去招呼丫鬟进来伺候。一番折腾,陈燮坐下,看了一眼小桌子上的酒壶,淡淡道:“事多。不喝酒了。”
应娘的目光中带着些许幽怨。陈燮只当没看见。煎饼是新收的麦子磨的面粉烙的,咬起来嚼劲十足。高产小麦不好吃,应娘晓得陈燮的口味,给他上的是老品种的面粉。
三两下吃了两块烙饼。一碗肉汤下肚子。陈燮拍拍手起来道:“我去军营转转。晚一点回来。”有这句话,应娘脸上一喜道:“四月二十八,玉竹生了个儿子。五月初三,雨荨也生了,是个闺女。老爷不回去瞧瞧么?”
陈燮面无表情:“不差这一天半天的,明天还有许多事情要办,离开这么久,军中诸事很不放心。”掀起帘子出了门,韩山听到动静,牵马在门口等着。陈燮上马,身后近卫都跟着上了马,一挥鞭子:“去军营。”
马蹄声踏碎了夜的宁静,不一会便到了城中军营,这里背靠着水寨要塞,地势高,登上城头足以俯瞰全城。沿途哨卡有三个,次第拦下这支马队,一丝不苟的检查证件。就算是知道来的是陈燮这个大老板,当兵也不敢有半点马虎。可见这支军队的纪律性。
军营门口了,留守的往前等一干军官,都在门口等候。都知道陈燮回来了,驻扎城内的主官一个都没落下。甚至连三个洋鬼子都来了,陈燮在人群中看见了白斯文,多少有点意外。
翻身下马,上前一一问候,轮到白斯文的时候,陈燮笑道:“怎么,从壕镜回来,有何收获?”白斯文没想到还在门口,陈燮就问起工作,下意识的要磕头,想想又学着别人抬手横胸道:“见过将军,小的这次去,多亏了方思谷和安尼的帮手,上了一条船,去了一趟泗水埠。哪里是干腊丝人的地盘,眼下泰西那边,最强的海上国家之一。”
“荷兰嘛,我知道,海上马车夫,不过也没几年可风光了,英格兰人已经崛起。欧洲大陆已经打成了一团,没有二三十年停不下来,英格兰的地理位置较好,未来的大海上,我们要再不奋起直追,怕是要落在英格兰后面了。走吧,进去说。”陈燮的话,惊的不止一个白斯文,其他葡萄牙人,为了前程可都是很努力的学习汉语的,基本上都能听的懂。陈燮对欧洲的了解程度,根本就不像一个大明人。
军中大帐翻新过,看上去比以前顺眼多了,一张巨大的圆桌在中央,墙上挂着巨大的地图。这些地图从哪来的,没人知道,反正出自总兵老爷手里。
看看手腕上的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这么多人都在等着自己,这种感觉很爽。
“时间不早了,有什么事情需要回报的,简略一点。”陈燮笑着开口,接下来按照职务高低的顺序,挨个回报工作。负责抓总的王启年先开始:“最近几个月,军中的重点事宜便是新兵的征募和训练。征兵令布后,很快就募集了三千新兵,但是应征的人实在太多,又征募了三千。老规矩,识字的优先。这一批新兵,来源都是辽东难民。新兵训练已经结束了一个月,最近在进行更为严格的有装备训练,各级军官也都配齐了。”
王启年很有分寸,说完新兵的事情就坐下,陈燮的目光一扫,第二个站起的张彪。
“老爷,莱州方面没什么大事,最近都在屯田,已经收了一季的番薯,冬小麦也种下了二十万亩。有个事情,耿忠明多次求卑职给他引荐,卑职没敢答应。”张彪已经是游击将军了,跟耿忠明平起平坐。经历了孔有德之乱,耿忠明留下一条命,夹着尾巴做人一段时间后,觉得这不是个是事情,得抱大腿了。孙元化的腿现在抱不上,要改抱陈燮的腿。
“过一段时间,看看他的反应再说。”
一个接一个的汇报,登州方面几个月内基本没啥大事,风平浪静的。最辛苦的事情,就是拉出去的几个步营,帮着各地修路维持秩序。
轮到西劳经汇报的时候,洋鬼子的辽东话已经有点意思了,这家伙升任守备之后,娶了个逃难来的辽东寡妇,一本正经的学人家拜堂成亲。摆明了要加入大明当一个大明人的态度。
“将军阁下,随着四艘500料的大船交付,水师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唯一遗憾的是,福船是硬帆,远洋能力不足。卑职建议,尽快造出三角软帆吨位更大的船。尽管如此,四艘500料的帆船,足以保证登州水师在附近的海域毫无对手。每船20门新式的铁炮,强大的射程足以撕碎任何对手。”
陈燮抬抬手示意他坐下,这话有点夸大,一共才四艘福船,图纸还是陈燮从现代拷贝来的。还撕碎一切对手呢,福建的郑家纠集几百艘船来讲数,你能保证打赢。陈燮当然不会长别人的志气。还是很肯定的表示:“中肯的建议,我坚信水师在你的指挥下,一定会成为一支决定中国海命运的海上力量。”
鲁未略站了起来道:“阁下,恭喜您,军器局的工匠,最近铸成了一门24磅的短管炮,射程虽然只有1000米,但是威力巨大。卑职以为,可以组建是一个装备了这种炮的炮队。”
陈燮听了没有太多的喜悦,反倒皱起眉头道:“我认为这种炮的铸造可以缓一缓,未来中国境内外的战争,主要以轻便快捷的野战火炮为主力。翁正清,你不想说点什么?”
陈燮严厉的目光,导致年轻的炮营守备有点紧张,站起来道:“回校长,卑职一直在抓炮营的组建,技术上的事情没有过多的追问。这种大口径的火炮,卑职以为可以作为城防火炮,所以没有表示异议。”
陈燮抬手示意他落座,看着鲁未略道:“单单就技术而言,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就实际需要而言,我个人主张可以暂缓。部队扩充的很快,需要大量轻便的火炮。今后的技术方向,应该是小口径射速快的火炮。大口径火炮的生产,暂时不用军器局操心。鲁未略,你能够想到大口径火炮并且去实际研,这种探索精神值得鼓励。今天开始,撤掉你的炮营副守备的职务,你去担任军器局长,我就不再兼任这个职务了。”
对于下属的军器局,主动的搞大口径火炮的事情,陈燮不予鼓励,但是对这种探索精神给以了肯定。也就是说,今后的展方向只要是正确的,就值得鼓励并肯定。
最后一个主动站起来的是白斯文,结结巴巴的开口道:“回老爷,卑职此去泗水,带回来泰西工匠十三人,都是一些有丰富经验的工匠,他们都亲手参与过盖伦船的制造。方思谷和安尼先生,他们回泰西去了,计划是回来的时候能带来更多的造船工匠。小的把携带的三千银圆,都给了他们。”
陈燮点点头,表示满意。三千银圆不是小数目,但也不是什么大数目。明朝不缺工匠,缺的是有制造远洋帆船经验的工匠。既然那两人说回去招募,陈燮也只能选择相信,绝对不会打击这种积极性,三千个银圆,还亏的起。总而言之,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