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松山开始逃亡的时候,王继达在路上已经是开始构思该怎么讲一个好故事了。
等他逃出了伏牛山的时候,他已经是有了大体的腹案。
首先必须把自己从这一次的惨败里摘出来,至于谁该为这一次的惨败负责。
还能是谁,自然是生死不知的黄光茂啊!
毕竟黄光茂才是领兵主将而已,他王继达连监军都不是,只是随同黄光茂一起进山剿贼而已。
黄光茂作为领兵主将,如今遭到惨败他不负责谁负责?
所以必须把所有责任都推到黄光茂头上去。
单纯推卸责任还不行,还得再准备其他手段,比如说立即派人秘密去征召几百号青壮过来恢复原有的几百人县勇编制。
再来一番装模作样的抵抗贼军之类的,再搞一些首级充当流贼首级。
做好这些准备后,他就准备给自己的师友写信,再打算给谭正凌送一笔银子过去。
他打算给其他人讲这么一个故事:黄光茂不听劝阻执意轻兵冒进导致全军覆没,贼军击溃黄光茂所部后,继续东出试图袭击鲁山县。
而自己呢,则是领着县勇力缆狂澜,经过多日苦战最终在大山外围逼退贼军,成功保卫了鲁山县数万百姓。
只要操作好了,搞不好他还能因功官升一级……
毕竟在黄光茂惨败之下,他王继达力缆狂澜狙击贼军,迫使贼军止步于伏牛山,成功保卫了鲁山县,这不是立功是什么?
什么,你说是他王继达好几次逼着黄光茂强攻松山的。
开什么国际玩笑,他王继达可没干过这事!
王继达正准备使出浑身解数,争取把一场惨败变成顽强的狙击,试图给自己打造一个不畏强敌,奋勇带兵杀贼的知兵文官的形象的时候。
在松山的罗志学可不知道王继达还有这么多戏份……
这会的罗志学一边是忙着收编战俘、整编五哨,同时也是继续安排人手构筑松山防线。
在过去几天的松山防御作战里,经过保乡营打的非常不错,两次都歼灭了来犯之地。
但是这两次防御作战都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并不代表着松山防线就真的非常牢固了。
第一次费秉清率部来攻的时候,因为轻敌直接带着人马靠近峡谷,继而被罗志学先用火炮轰击,再用骑兵冲击而击败。
第二次的时候纯粹是因为明军自己太头铁,死活要正面强攻,这等于是敌人自己把脖子洗干净了送上门来让保乡营杀,之前罗志
学还搞不懂为什么明军会这么头铁,而等俘虏了黄光茂等人后才知道,原来是鲁山县的县尊大老爷王继达一直逼着他们发动强攻。
得知此事后,罗志学顿时对鲁山县知县王继达生出了百分百的好感。
以至于当时罗志学就对安永多感叹道:“这是个好官啊!”
安永多也是正儿八经的点头道:“的确是个好官。”
不愧是一县父母官,做人大方,上千大军说送也就送了,一点都不带含糊的。
以后自己那一天要是杀入了鲁山县城,到时候肯定要善待此人,不仅仅要善待,而且要给他发一个大大的锦旗,然后给送上五百两银子以酬谢他在第二次松山战役里的功劳。
两次松山战役的获胜,或多或少都有带有运气的成本,这并不能说明松山防线本身有多么的牢固。
实际上从防御工事本身的角度去看,这松山防线其实很一般,作为防线主体的的城墙,不过是一道矮木墙而已。
那天敌人又是弄来几门发射实心炮弹的火炮,远远的就能把这些木墙给摧毁,而木墙后头的那些箭塔面对火炮的轰击就更加扛不住了。
同时整个松山的防御工事覆盖的范围还是太小了,目前他们只是围绕着山谷为中心,朝着两侧的山延伸,长度大约在三百米左右。
而更外围的地方,其实是没有什么防御工事的,只有几个适合小规模通行的地方里设立了哨卡而已。
同时进入伏牛山腹地的道路,也不仅仅只有走松山这么一条路而已。
能够进入伏牛山腹地的道路,其实还有另外几条,只不过松山这边的路最好走,比较适合大军通行而已,勉勉强强都还能带着马车,轻型火炮通过。
主要是松山南边的地形已经算是丘陵地形了,那些地方有不少村落都是处于明王朝官府控制下的,属于开发比较成熟的地方,自然也就有乡间道路。
道路难走的一段也就是松山这一段,不过上一次明军进山的时候为了行军,主要是为了通行马车和轻型火炮,对沿途的道路也进行了一定的扩宽和休整。
而除了松山这条路外,其他几条进山的道路路况就要复杂多了,只能是人员徒步行军,如果不花费大力气整修道路的话,根本不可能通行马车、火炮。
然而即便如此,下一次明军来袭依旧有可能绕过松山,沿着其他几条进山小道轻装进军。
打仗嘛,也不是非得走这种大道的,其实小路也能进军。
走这种小道,武装人员直接徒步行军,
后勤物资用骡马驮运,或者干脆是用民夫挑运都是可以的,至于那些一两百斤的轻型火炮,也是可以拆下来直接扛着进山。
当初孙成立带着罗志学等人南下伏牛山,就是走的这种小道,同时罗志学他们把两门两百斤火炮从三水村带到松山村的时候,其实也是把炮管和炮架拆分成两部分,然后用一批人轮流扛着走。
后续的六百斤的火炮同样也会分开,直接用大批人员扛着走的方式运输到松山前线来再和炮架进行组装。
因此,为了防备明军可能从其他几条小道里杀进来,罗志学往这几条小道上直接驻防了哨探,并设立哨卡。
同时为了提前一步得知山外明军的动向,罗志学还安排了几个机灵一些的人前往东边的鲁山县、南边的南召县潜伏起来,以随时监控明军的大规模动向。
一旦探知有大规模明军集结并朝着伏牛山过来,就需要立即飞马禀告。
而松山这边的防御设施还得继续加固,毕竟这地方是最适合明军大规模进军的道路,此地的防线必须打造的更加坚实,罗志学让工程队继续加固松山的主体防线,同时还提前在右侧半山腰上构筑一个新的炮兵阵地,这个炮兵阵地的位置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只要在这里部署上火炮,足以覆盖山谷前方的整个战场。
后头明军如果来攻,如果想要在山谷前方的空地里列阵,恐怕还没等列阵好就得挨炮击了。
整编部队,加固松山防线,加强外围的情报搜集,在其他方向部署一定兵力。
这是罗志学第二次松山战役结束之后主要做的事,这些事情说多不多,但是说少也不少,很多都需要罗志学亲自处理的。
这一连忙了五天各种军务后,罗志学才稍微轻松了下来,开始腾出时间处理其他营务。
说是营务呢,但其实更不如说是各类内政事务。
而这些营务有些纯粹是鸡毛蒜皮的事,而有些则是非常重要的事。
比如说三水村边上的两个村子因为在一条溪流的上下游,双方为了争夺水源,最近一段时间闹的不可开交,一度发生了械斗,造成了一些死伤,而作为伏牛山霸主,保乡营自然不能对这种内斗视而不见。
前段时间忙着对抗明军罗志学也没空搭理他们,这不,等闲下来后就让人把这两个村子里的村长以及带上几个名望高的老者给叫过来处理这事
保乡营之前在各村寨征粮的时候,为了能够顺利征粮其实也是动用了一些武力手段作为威胁,顺带着也给各村安排了村长。
没有另
外派人,只是从各村里选择了一个名望比较高,同时对他们保乡营顺从的人担任村长,负责处理各村内的普通事务,主要还是协助保乡营征粮募兵,平日里也会负责处理一些村内的杂事。
罗志学把这两个村的人叫过来后狠狠骂了一遍,然后让他们直接在松山村里进行谈判,就地划分水源。
这些人在一群士卒的威胁下,一个个早已经心惊胆颤,双方来的时候还相互敌视,你瞪我一眼都得瞪回去,但是谈判的时候彷佛一家亲,三言两句就给谈好了。
除了这种鸡毛蒜皮的事外,其实更重要的还是安排开荒种地,这样明年春耕到来后才能够种更多的粮食。
保乡营里如今可是大几百号人呢,还有好几百人的战俘,这些人可都是要吃饭的,而光靠伏牛山里各村寨征集的粮食,其实是不够养活他们的,他们还得自行种田。
而首要开垦的地方并不是三水村,也不是三水村临近的几个地方,反而是松山村。
不仅仅后续大规模开垦的地方是松山村,而且罗志学已经是逐步把兵器作坊里的工匠们都逐步转移到松山村这边来,重新设立兵器作坊。
而这些举动也意味着罗志学是准备重点经营松山村,而不是大山更深处的三水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