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干的味道不错,鲜肉处理好了,晒成肉干之后,并没有太多腥味儿。
一块牛肉干下肚,寒江楼心里暗道,就这个处理手法,想来那边没少吃过肉干吧。
不过,这种话,寒江楼没多说。
这种事情,吃人嘴短,还是别瞎说了吧。
寒江楼吃的不多,三块吃完,便不再多吃了,毕竟中午在曹府,他也没少吃。
再吃多了犯困,晚上不好看书。
而且厨房那边炖了甜汤,他闻着味道不错,还想着喝一点呢。
“暖宝收着,放我那里不太好。”寒江楼过两天就得回书院了,总不好带在身边,到时候容易惹出来麻烦事儿。
“什么你的我的,你想吃,自己来取啊。”冬暖说话间,已经将肉干放回到了小箱子里。
那是个放杂物的箱子,是放在梳妆台边上的位置。
看着不起眼,但是装着的可是不错的东西。
听冬暖这样说,寒江楼摸了摸她的头,没再说什么。
晚上的时候,一家人就喝了甜汤,然后各忙各的事情。
冬暖收拾了一下就去睡觉了,寒江楼在书房看了很久的书,然后冬曜被激励的也老实的在那里看了半天。
正好有寒江楼在身边,有些不懂的问题,还可以顺便问问。
两个人看了很久的书,然后才去睡觉。
寒江楼回房之后,特意等了很久,等到身上暖了起来,这才宽衣上床。
他怕把凉气带到床上,再冰到了冬暖。
躺下去之后,将睡的香甜的小姑娘,轻轻的揽进自己怀里,搂着自己的小妻子,寒江楼满足的拿下巴蹭了蹭冬暖的发丝,然后才满足的入睡。
过了初一,冬暖更忙了。
那些关系不错的大人,派了小辈来府里拜年,冬暖也不好假装看不到吧,所以只能收拾一下,再挨家拜回去。
从年初二到年初八,冬暖几乎半点不得闲,不是去这位大人家里,就是去赴那个宴会。
初九的时候,各位大人的年假终于结束,各自回归岗位。
冬暖以为终于可以松口气的时候,曹知府又要起身回梁州。
之前因为曹锋的婚事,他请旨提前回京,顺便把年终述职的工作干了一下。
如今年过完了,他再不走,陛下该有意见了。
所以,收拾一下,老实的回去干活吧。
义父他们回梁州,冬暖收拾了一下,去送了送。
苟清韵也正好要回响水县,所以跟着曹知府的车队一起,这样有对方照应,苟家人也能放心。
“暖暖,呜呜,我争取夏日的时候过来。”虽然说响水县的庄子里,果林成片,而且果子好吃,但是苟清韵还是想来尝尝京城这边的。
总归是不一样的,她很期待。
但是她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回来。
只不过,这并不耽误她许愿,临别之时,握着冬暖的手,说什么也不肯松开。
只是,她是蹭着曹知府的车队一起,总不好一直耽误时间。
所以,最后一步三回头的跟着车队一起走,冬暖不停的冲着她挥手。
以为送走了义父一家,冬暖就能稍稍得闲,这个年过的,快赶上去年夏日了。
结果初十的时候,曹府传来消息,说是荣嫔发动了!
冬暖:……
好的,这个年没办法闲下来了。
只不过,荣嫔发动,她也帮不上什么忙,别说帮忙了,连面都见不上。
只是,多少还是有些忧心的。
荣嫔是头胎,好在年纪不算小,已过双十年华,想来应该不至于生的太痛苦。
事实上,荣嫔这一胎生的还是挺费劲的。
从初十发动,一直到十一的晚上,这才终于生下来了!
险些疼了一天两夜,可以说是十分辛苦了。
好在,孩子落地,母子平安,冬暖在宫外听着消息,也终是可以放心了。
荣嫔产子,自然是要有封赏的。
一众赏赐跟流水一般送进了她的宫里,同时晋她为妃的事情,也已经在准备了。
她如今还在坐月子,很多事情,暂时应付不来,所以封妃的事情,估计还要准备一阵子。
不过,对于曹府来说,荣嫔能晋妃位,是好事儿。
毕竟对方身份地位高,对于曹府也是有助益的。
后妃跟前朝的关系,是互相成就的,所以曹府这边也准备了很多。
不过宫里一应物品,奶娘都准备的很到位,倒不需要曹府这边特别操心什么。
荣嫔平安产子,冬暖也能悄悄松口气。
毕竟古代生孩子,还是挺凶险的。
刚缓口气,十五元宵节又来了。
冬暖又应酬了几天,整个正月里,几乎不得闲。
等到二月终于闲下来了,冬暖直接搬到庄子里去住。
京城天冷,要到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才可以开始种地。
不过,地可以晚种,但是果树却需要收拾。
剪枝,修整,有些需要嫁接的,也都需要提前观察,然后记录在册,到了适合的时间就可以直接开始搞起来了。
进了庄子,感觉就像是鱼儿进了水里,冬暖瞬间自在起来。
几十亩果林,可不是说修好就能修好的。
毕竟剪枝是个技术活,不是说提个人过来就能干的。
剪枝师傅,带着几个徒弟,没个十天半个月的,估计干不出来。
冬暖天天往林子里跑,时不时的会帮着一起干。
冬暖的本事,剪枝师傅是知道的,所以看冬暖动手,他半点不担心,还让有些手不熟的弟子,跟着多看,多学学。
冬暖的速度快,还有本源之力,可以顺便把一些口感不太好的果子,改良一下。
那些弟子倒是想学啊,但是他们跟不上速度啊摔!
最后还是老实的回到师父身边。
庄子里年前接收了不少的灾民,大概有五十多个。
朝廷分发的粮食,只能让他们吃个半饱,想要吃的好一点,就需要跟冬暖这边签了契子,转过年得在庄子里干活还粮的。
有些人家一开始小心翼翼的,可不敢真的跟贵人们签契子。
但是,有些人家觉得,反正给谁干活不是干呢?
他们如今连家都没有了,留在庄子里,反而挺好的。
所以,他们大着胆子签了,有几个还读过书,略识得几个字,契子的内容,他们大概能看懂,发现并没有坑他们。
然后,签的人就更多了。
------题外话------
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