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莎作为桃源实业公司的新闻发言人,桃源村史馆的馆长,自然要掌握这一件桃源村的大事,所以她和那些随这些人同时而来的新闻媒体记者一起跟在队伍之中,随时拍照录影摄像这些。
这些人在两个小时之后才艰难地爬到了石岩山顶。
几百个和尚集体爬到石岩山顶参拜仁德星君林天龙的事情,在桃源村村民和游客之间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虽然村民因为林天龙的原因不愿意去桃源大庙现场,但是心里还是有一点好奇。
加上很多的游客,本身来桃源村就是游玩的,也喜欢凑热闹,所以跟着上山了,他们回来也就绘声绘色的把发生在石岩山顶的事情告诉了大家。
因此在桃源山顶发生的事情很快就在桃源村传开了,大家在茶余饭后都在讨论这一件事情。
吴凡并没有关注这件事情,只是当时在村委那里看了看,见这些人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很有素质,进村后也没有吵闹,没有到处乱走,应该没有危险,所以随后就回家了。
他想过了,周莎回来后肯定会跟自己详细汇报的,所以也没有打听,因此他也不知道现场情况怎么样。
晚上四合院要吃饭的时候,周莎才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在大家的注视下,她走向了自己常坐的位置,很激动地四周的人说道:“你们大家待会注意看7:00的新闻,有桃源大庙今天举行庆祝仁德星君继位的活动。”
“是吧,那是的好好看看,听说今天来了好多的高僧和宗教协会的领导,就是搞那个桃源大庙的事情,不知道在山顶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待会要好好看看。”
“你还别说了,那些人里面好多当官的,平时养尊处优的,今天让他们爬那么高的山去,爬了两个多小时吧,还真是辛苦了。”
“对了,周莎,你可是全程跟在那里的,其他的村民都没一个人去,那么你跟我们先讲一下吧,那里的场景怎么样?”
“……”
大家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周莎
周莎见离七点还有时间,在坐下后说道:“也行啊,我就先剧透一点吧。来的队伍中高僧就有几百个。几百个各大山头的高僧聚在一起,还是六十年前上一个仁德星君继位的时候了。还有几十个宗教协会的领导,也就是为佛界服务的,浩浩荡荡的,还有打条幅的,抬香案的,敲锣打鼓,舞狮舞龙的,场面真得是非常壮观。”
“他们派了二十几个有功夫的高僧开路,带了砍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走了两个多小时才爬到那个石岩山顶,见到了林天龙和那个方丈的师弟,也就是德宏寺的首座。”
“见到参拜队伍到来了,首座赶紧把林天龙扶了出来。林天龙出来时,我都几乎看不出来了,因为他真正的剃了头发,而且穿上了袈裟,看上去还有几分佛界中人的感觉。”
“林天龙坐在了树屋前面的一块大石头上,是那种盘膝而坐,同时也像高僧一样,单手掌竖在胸前,嘴里在不停地念叨着什么。”
“随着阵阵悠扬的佛教曲子响起,来的几百个人直接全部跪在了那个临时搭建的木屋前面空地上,一边磕头一边口里呼唤着‘叩见仁德星君,叩见仁德星君,叩见仁德星君’场面还是很壮观的,简直就是万民参拜的那一种。”
“说来也奇怪,就在他们参拜的时候啊,林天龙头顶上和那座木屋上面突然出现了一股淡红色的气雾,这些气雾慢慢地汇聚,继续向上升腾,在空中十来米处竟然像是一条龙的形状,特别奇怪,令所有的人震撼。对了,吴凡,那个气雾升腾后形成的形状很像你们家曾经在拆老屋建新屋的时候出现的那种,你说奇怪不奇怪?”
吴凡顿时一脸惊讶地叫道:“啊,不会吧,还有这种事?”
就连一向老持稳重的杨令业都忍不住打断了她的话,说道:“不太可能吧,曾经的林正天大叔说过那种龙形气雾是王者气息,难道林天龙也是王者?”
周莎点了点头,非常肯定地说道:“现场确实是这样的,因为我也曾经看见过那龙形的气雾,这种神奇的虚幻图案在林府奠基的时候,还有就凤姨家老家修建新房的时候,都曾经出现过。我对比了一下曾经有人拍过的照片,简直就是一模一样,你说神奇不神奇?”
“不会吧,怎么会这样?那这代表什么意思啊?林正天太爷爷他当时说我家出现这种形状是我能让家里过上帝王般的生活,那是不是因为林叔叔要成为佛界的领袖人物,所以他那个头顶和树屋上面也生成了这种气雾呢?”吴凡有些不解,但也在尽可能地分析。
“很有这个可能,毕竟王者自然是有一种王者气息的,不管是哪一类王者,像你可能就是农民之王,而林天龙可能就是佛教之王,至于林府还有凤姨家那就很难解释的清楚了,或许也是因为和佛教之王有关系!”周莎说道。
“哦,那就暂时不纠结这事吧,那当时在那山顶上,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吴凡延续前面的话题。
“主要就是参拜吧,仪式很隆重,有人奏佛曲,还摆了个大的神坛,上面插了高香这些,然后几十个高僧一起念经,其他的就一起跪在那里,嘴里山呼‘仁德星君。仁德星君,仁德蜂群!”
“参拜完之后,那个宗教界的什么人领导就在那里宣布,新一届仁德星君已经继位,号召全部佛教人物团结在仁德星君的周围,一心向佛,善待天下,普渡众生。还宣布要那里修建一座占地40亩的桃源大庙。”
“他还说明了,建筑桃源大庙是用德宏寺的图纸,因为德宏寺现在就是全国最大的寺庙,但是为了突出仁德星君的地位,所以桃源大庙一定要比德宏寺更加大,因此尺寸就是图纸的1.2倍。”
书阅屋